退伍,既是转身,又是出征 ——新闻学院空军退役学生专访

时间:2022-10-09浏览:12

  (学生通讯员 张睿婕 金滢)他们,是湛蓝天空之下的云鹰飞将,也是英姿勃发的热血少年;他们,是上下求索的中南大学子,却也是保家卫国的空军战士。在最好的年纪里,他们选择了入伍参军,选择了挑战自我,选择了投身实践服务人民。“乔木亭亭倚华盖,栉风沐雨自担当”,他们用热血浇灌梦想的种子,用青春描绘人生画卷,用责任书写华夏辉煌。97日,我们采访了js5金沙2004cm(中国)有限公司今年空军退役的两位学生——张敬夫和怕孜拉·赛地力,聆听他们的入伍故事,重走他们的心路历程。

 “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张敬夫是新闻学院中文1901班的学生,从小向往部队的生活,恰逢国家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政策和学校的征兵宣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报名参加了空军培养计划并顺利入伍。当被问道彼时特别想投身军营的契机,张敬夫表示是因为2020年的冬天。那是一个至今所有人都忘不了的寒冬,当新冠疫情席卷武汉,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他在家乡襄阳义务反顾地加入了抗疫志愿者的队伍,在抗击疫情、服务人民的第一线亲身实践,他深刻体会到了“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真正内涵,也是在那时,他想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的愿望在他心底彻底扎根,对他来说,人民解放军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为群众带来安全感的人物,他想成为这样的人。

抗疫志愿者张敬夫正在给老人量体温

20209月初入伍时,张敬夫感受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反差。不同于影视剧里的热血描绘,真正的部队生活实际上是枯燥且劳累的。严格的作息制度,紧凑的训练任务,在军营的每一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队列训练,下午和晚上体能训练,出操、拉单杠成为日常,他的生活被这些枯燥的重复活动填充堆砌。可这并没有让张敬夫后悔当兵的选择,他认为部队是个能锻炼人的地方,促使他进步和成长,在部队的生活能够弥补其自身缺乏的很多东西。

在部队中的张敬夫

谈及军营生活中发生的难忘事件,张敬夫向我们分享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部队粮食的。在部队,浪费粮食是不允许的,刚入伍时,有一个战友吃饭扔掉了半个馒头,被班长看见了,班长将所有人集合起来,每个人分了一点给它吃掉了。另一个是关于手榴弹投掷的。有一次投掷手榴弹的考核,当时张敬夫的手榴弹练得不好,老是会投歪,因此那次考核成绩很差。部队纪律严明,事情做不好就该受罚,班长就惩罚投不好的人跑步。张敬夫穿着不太合适的鞋子一口气冲刺了六公里,连续跑了半个多小时,这两件事让他深刻体会到军人的“吃苦耐劳”。

退伍那天,连队举办了一次茶话会,进行最后一次正式的告别。汉阳武装部的战友们都很伤感,短短的两年,大家建立起了真挚而深厚的战友情。大家在一起唱歌,吃东西,聊天,交流这两年军营生活的感悟。指导员和连长送出了祝福,希望退伍后能够前程似锦,在学校和未来地方经济建设中都能够发挥所长,有一番作为。回到学校之后,张敬夫最大的感受是——充满了自由的气息,中南大校园里人潮涌动,人来人往,让他很不适应。作为退役士兵,他想发挥自身所长,参与军训助理之类的活动,为学校的各项工作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别在应当奋斗的年纪里选择安逸!”这是张敬夫的座右铭。

勇敢追梦,一切皆有可能!

怕孜拉•赛地力是新闻1901班的学生,是新疆阿克苏人。出生于军人世家,怕孜拉从小就把当兵作为自己的梦想,他非常喜欢《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并一度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大一军训时,打靶训练的快感和高命中率带来的自信让他的入伍念头自此变得尤为强烈。

在追寻参军梦的道路上,怕孜拉受到了许多来自身边人的支持和鼓励。准备入伍的时候需要提交很多材料,而他当时处于隔离期,辅导员张娇老师帮助他将材料提交完成;大一大二搬校区,是室友们帮忙打包东西和搬宿舍;到部队以后,是一个新疆的老乡同学帮忙办理的学籍手续。到达部队后,怕孜拉也感受到了军营里点点滴滴的温暖。


光荣退伍时的怕孜拉·赛地力

当谈及是否有座右铭时,怕孜拉笑了笑说:“有一句英文:If you can I can too.就是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在来中南大之前,他在北京学了两年汉语,2018年无意间在英语老师的教学课件上看到了这句话,让怕孜拉感触很深。这位英语老师也是自学的英语,是个非常努力的人,在他的影响和指引下,怕孜拉也找到了自己梦想的灯塔,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坚信“苦心人,天不负”,只要勇敢追梦,一切皆有可能!

同是新闻学院19级的学生,张敬夫和怕孜拉因为空军入伍结下了妙不可言的缘分。大一军训时两人在同一连,正好站在一起,当时还留下了两人青涩的合照,后来在同一个单位服役,并一起退伍。2019年的夏天,伴着军训的阵阵熏风,两人在休息时聊起当兵,彼时怕孜拉告诉张敬夫他准备当兵的梦想,少年的眼睛里满是坚定,而在一年后的夏天,张敬夫也萌生了参军的想法,于是奇迹般的,两人竟在武装部再次相遇。“怎么你也在这儿?”两人彼此惊讶又欣喜地笑成一团。

训练休息时的张敬夫和怕孜拉互相倚靠着

军营的围墙里没有电影里的激情四射,有的只是每天早上的起床号令和日复一日地训练,是纯粹真挚的战友情和定时定点发放私人移动电话,是“草原五班式”的默默坚守和保家卫国的使命担当。两位中南大青年,乃至成千上万的中华青年,他们因梦想而从戎,因责任而坚持,因爱国而奉献。退伍,对他们来说,既是转身,也是出征,完成从军营到校园的转身,从军人到学生的转身,也是人生的新起点和新的开始,是崭新的漫漫长征路。从今往后,他们将向这段参军经历借去亡命天涯的勇敢,开启新生活的旦旦誓言,纵使生猛莽撞不问明天……

(编辑:王幸凯)


版权所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js5金沙2004cm(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