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记者梦,抒记者情:第七届校园记者文化节圆满落幕

时间:2019-05-18浏览:417

(学生记者 韦薇 夏可)516日下午两点三十分,由js5金沙2004cm(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闻学院)主办的“第七届校园记者文化节·寻找首席记者大赛”决赛于文澜205教室举行。长江日报“最武汉”主编阮家治、湖北日报记者袁超一、楚天都市报记者肖杨担任比赛评委,新闻学院2018级辅导员杨兴永、2016级辅导韩桢出席本次比赛。

阮家治、袁超一、肖杨(从左至右)

决赛共有8名同学入围,分两轮进行。第一轮比赛主题为“微言大义·言简意赅”,选手根据抽签顺序挑选题目,并以微博的写作方式(不多于140字)对原稿进行压缩,之后由评委进行随机提问。两轮比赛间隙,主持人展示了初赛中的优秀作品,并邀请作者上台分享写作的主要观点与基本思路,获得场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杨兴永接受采访

比赛第二轮主题为“乘机应变,下坂走丸”,选手根据给定的话题,采访现场观众。当四号选手钟杨思麟进行关于“汉正街发展与时代的关系”的话题采访时,杨兴永举手表示愿意接受采访。出乎意料的是,比起前三位受访者,杨兴永明显多了几分“不配合”。面对钟杨思麟提出的问题,杨兴永采取的大都是“不情愿、不了解、不知道”的回答方式,引得场下观众发出阵阵哄笑,现场气氛变得轻松活跃。三分钟后,钟杨思麟在采访结束时半开玩笑地说:“希望杨老师下一次接受采访时,可以多配合一点。”但杨兴永说道:“其实,我并不是要故意为难你们,而是想说,真正的采访不是理想化的你问我答,你遇见的采访对象是随机的,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他所表达的内容不一定就是你需要的,所以一定要学会怎样从受访者口中挖出你想要获得的信息。”话毕,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袁超一作点评

两轮比赛结束,袁超一作总结点评:“就同学们现阶段的学习,我建议大家在做采访时,一定要注重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采访中涉及到的话题要以前期资料为背景支撑。同时,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也要求大家进行多方面的深入探索。未来的记者不仅要有优秀的写作能力,更要有出众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表现能力。”

之后,各位参赛选手上台背向场下,现场观众依次上台将事先分发的贴纸粘贴于心仪选手背部,根据所得票数评选出本次大赛的“最具人气奖”选手。最后,新闻1702班巴毅然荣获本次比赛“最具人气奖”。

评委与选手合影

综合两轮比赛成绩,新闻1702班巴毅然获得大赛一等奖和“首席记者”荣誉称号;新闻1801班赵雪纯、新闻1802班钟杨思麟获得大赛二等奖;新闻1801班李焕英、新闻1802班丁明悦、会计1802班韩亚星获得大赛三等奖。至此,第七届校园记者文化节圆满落幕。

(编辑:黄燕瑜)




版权所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js5金沙2004cm(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