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5金沙2004cm(中国)有限公司“新闻+中文”夏令营圆满结束

发布者:姚健发布时间:2018-06-21浏览次数:1430

(通讯员杨倩文2018617日至1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举办了2018文澜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共有58名来自全国985211高校的优秀学子参加本次活动,他们在这里度过了充实而精彩的三天。通过笔试和综合面试拟选拔49名优秀营员。

  

617日,对于绝大部分营员来说,这是他们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初识的日子。营员们上午在学院报道,下午在文波楼五楼会议室参加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js5金沙2004cm(中国)有限公司罗晓静教授主持,余秀才教授发言,院长胡德才教授致辞。

  

开营仪式上胡德才教授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概况和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各个方面的特色,使得各位营员对学院在整体上有了直观、深入的认识。开营仪式结束之后是夏令营的首场讲座,由院长胡德才教授主讲,讲座的题目是读书与人生。胡院长从新闻学子读书的现状、学科定位与新闻学子的读书、读书的境界三个方面阐述了读书与人生这一主题,并与大家分享了他出访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经历,尤其是他参观了两所大学图书馆的感受。胡教授通过对两所著名大学校名的由来、校史的介绍,向同学们展示了两所著名大学对待图书尊重的态度,并鼓励营员们在大学生活中多读书,真正提升自己的人生。胡教授还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构建个体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分别是继承、批判和创造。胡德才教授的讲座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又启发人心,让营员们大受启发。

  

618日上午,学院组织了优秀营员选拔笔试,分别考察营员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和中文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论的运用能力。下午“新闻”分营邀请到了余秀才教授和石永军教授为营员们带来了生动而丰富的讲座。余秀才教授的讲座向营员们重点介绍了我国当前网络舆论传播的相关内容,余秀才教授以“网络舆论与政府治理”为主题,向营员们深度剖析了当前网络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影响等问题。石永军教授则向营员们介绍了经视直播的发展历程,为营员们展示了业界一线工作的真实景况。“中文”分营邀请了张玖青和朱恒教授为的营员们带来了精彩而有深度的讲座。张玖青教授从著名诗词《赠汪伦》出发,带领营员们领略唐代诗人李白的情感世界。朱恒教授则从理论的层面,向营员们介绍了语言的构形手段与文化特征。

  

619日上午,由js5金沙2004cm(中国)有限公司组成的导师面试小组分别对58位营员进行了面试考核,面试由英语自我介绍和专业面试组成,其中“新闻”分营的专业面试采取了无领导小组面试的形式进行,营员们被分为个小组进行面试。通过无领导小组这一形式有效地考察了营员们各方面的能力,面试过程严格把控时间,在紧张的面试中营员们表现出了各自的风采,对面试题目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最后导师组根据各位营员递交的材料、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评定了本次夏令营的优秀营员,这些营员将享受到我校研究生招生方面的优惠政策。

  

经过紧张的面试环节之后,营员们又迎来了学院为他们准备的两场讲座。“新闻”分营首先迎来的吴玉兰教授的讲座,吴玉兰教授向营员们重点介绍了我国当前媒介生态的相关内容,该讲座以当前我国媒介生态的特点为主题,向同学们深度剖析了媒介生态的四个方面,包括媒介生态的内涵、当前媒介生态的格局、当前媒介生态的特点以及当前媒介生态对媒体的需求。随后的一场讲座,范龙副教授传播学学科特性探讨——兼谈从事传播研究的四个必备条件为题展现了他对于传播学的独到理解。范龙副教授提出了从事传播研究的四个必要条件,即要有广博的知识视野、要有学科融合的思维取向、要有经验与思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要有以实践检视理论的独立判断。在学科融合的思维取向这一部分,范龙副教授认为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这些学科可以作为研究传播学的基础学科,并提出历史方法对经验实证方法形成互补,可以将历史研究的方法、思路借鉴到传播研究中。“中文”分营首先迎来阎伟教授带来的“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的讲座,阎伟教授提到新媒体让我们由可思性向可视性转化,当今媒介融合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如何从媒介融合的视域下看待文学理论。随后,罗晓静教授则向营员们讲授了“新月派与英伦文化”,罗晓静教授结合自己在英国交流的经历向营员分享了与之相关的诗歌及背景文化知识。

  

讲座结束后,学院在文波楼五楼会议室举办了“新闻+中文”夏令营结营仪式,仪式由范龙副教授主持,黄俊雄书记致辞。黄书记充分肯定了营员们在这几天的优秀表现,并欢迎营员们在我院继续学习深造。最后学院为获得“优秀营员”的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至此,本次夏令营圆满结束。